【李隆基的资料简介】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然而,晚年因宠信杨贵妃及安禄山,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以下是对李隆基的简要介绍与重要信息汇总。
一、李隆基生平简介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他早年经历宫廷斗争,后于712年继位,改元“开元”,开创了唐朝鼎盛时期。他在位44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晚年因沉迷享乐,导致朝政腐败,最终引发安史之乱,被迫退位,被尊为太上皇,直至去世。
二、李隆基主要事迹
项目 | 内容 |
出生年份 | 公元685年 |
在位时间 | 712年-756年(共44年) |
年号 | 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 |
庙号 | 唐玄宗 |
谥号 | 昭宣皇帝 |
主要功绩 | 开创“开元盛世”,任用贤臣,发展经济、文化;设立节度使制度;重视科举,推动文学艺术繁荣 |
主要过失 | 沉迷享乐,宠信杨贵妃和安禄山;晚年朝政腐败,导致“安史之乱” |
结局 | 被迫退位,迁居西京,762年病逝 |
三、历史评价
李隆基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君主,其前期治理有方,使得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但后期由于个人生活奢靡,忽视朝政,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他的统治反映了封建帝王在权力巅峰时容易产生的骄奢心理,也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提供了重要案例。
四、总结
李隆基作为唐朝最具代表性的皇帝之一,其一生充满了辉煌与遗憾。他既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也是“安史之乱”的间接责任人。他的经历不仅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走向,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帝王如何在治国与享乐之间徘徊,最终走向悲剧收场。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隆基的生平、政策或历史影响,可结合正史《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