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研究 >

植原体效应蛋白通过分子模拟破坏宿主植物

2021-02-22 14:01:38 来源: 用户: 

植原体是一种生活在细胞内的细菌,可引起具有破坏作用的破坏性疾病。例如,在许多情况下,感染了植物质原体的植物不再能够开花。这些植物实际上已被描述为“僵尸”,因为它们允许植物原质的繁殖,但不再能够自我繁殖。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和德国弗里茨·利普曼研究所的一组生物学家正在努力帮助更好地准确了解植物的浆细胞如何导致所谓的植物僵化。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之一GünterTheißen表示:“我们的小组一直在研究由植物浆体效应蛋白靶向的蛋白质。“在我们的最新研究中,仅基于少量数据和一些简单的假设,我们就预测了大约5年前各自效应蛋白(称为SAP54)的结构。通过这项新工作,我们通过实验检验了我们的假设,并发现了我们的预测非常准确。”

植原体细胞通过分泌与植物宿主某些分子相互作用的效应蛋白在植物中造成破坏性变化,从而导致发育异常。这种相互作用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只有极特殊的宿主分子才能被植物胞浆效应分子识别。

Theißen解释说:“这种特异性是通过效应蛋白采用一种特殊的结构实现的,该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结合的宿主分子的结构的一部分。” “这样,在分子水平上的结构分析有助于解释重要的一组植物病害。”

几乎同时,另外两个小组的科学家确定了非常相似且高度相关的蛋白质的晶体结构,为Theißen及其同事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实。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的研究小组还发现,效应蛋白SAP54与靶蛋白的多聚体复合物的结合比与蛋白二聚体(蛋白对)的结合更好,这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令人兴奋的途径。

“我们正在做基础研究,”Theißen说。“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农艺学上的植物原浆感染,因此,例如,当果园受到影响时,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在造成巨大经济影响的情况下砍掉所有被感染的树木。我们希望我们对植物浆细胞如何影响其宿主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能帮助避免损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