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研究 >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2022-05-27 08:35:59 来源: 用户: 

在日前举行的“2018中国智造年会”上,“中国制造”如何成为“中国制造”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新经济城市竞争力报告》却让很多专家不高兴。报告列举了一两百家独角兽企业,但制造业企业很少,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基本没有。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浪潮的冲击,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凸显高端制约任重道远。

近年来,虽然中国制造在规模、体系、布局上整体进步,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家电、汽车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在探月、深潜、雷达、量子通信、大型射电望远镜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工业制造体系尤其是高端精密制造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许多高端制造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改变。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到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4.0将全球制造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中国的工业制造需要在完成2.0,实现3.0的基础上,同步发展4.0。不仅要抓住国际前沿机遇,更要解决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的实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材料、设备、技术是制造的重要因素:材料是制造的基础,设备是制造的支撑,技术是制造的关键。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设计、加工、控制、测试等。而且每个环节对制造业的质量、品质和水平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前,我国工业制造迫切需要解决高性能芯片依赖进口、工业软件自主缺乏、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制造技术水平低下、关键基础零部件性能和质量欠缺等一系列问题。突破自主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精密技术、测控技术的研究瓶颈,在硬件、软件、基础零部件、制造装备、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打破发达国家对中国工业制造的限制和约束,实现中国制造的高端化

高端制造业必须有高水平的设计理论和技术体系、软件工具支撑,特别是我国制造业迭代发展急需的机电设计、复杂系统设计、大型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要利用系统科学和交叉学科工程基础研究,解决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有机融合的共性问题,率先解决复杂机构设计、复杂机电系统集成设计、机电热磁综合设计分析等基础制造问题。存在于高端制造领域,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振兴民族软件产业,培育和生产世界一流的设计体系和设计工具。

高端制造要重点在精密和超精密制造方向、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测控技术、仪器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超精密制造代表了高端、极致、微、极工业制造的实力和水平,融合了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智能制造的特点,涉及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高精度加工中心、精密电子元器件制造、微系统制造等。需要大幅度提高。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是实现制造设计、加工和试验控制的关键

高端制造要通过军民深度融合,发挥重点行业重大装备的示范引领作用,产生创新成果,集聚顶尖技术,招纳工程人才。重大装备是打造国之重器的有力工具,是国家战略发展急需的重要行业装备,如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轨道交通、能源工程、高端电子信息装备等。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安全、国家利益,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大力自主研发重大装备,提高综合制造能力,是抢占国际技术前沿、解决国家战略急需、提升整体制造能力的必由之路。

发展高端制造业刻不容缓,但任重道远。目前制约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很多。迫切需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理顺机制,完善制度,努力把中国制造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