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研究 >

学术报告还应明确整体技术进步的驱动力和制约因素 理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022-05-28 09:15:21 来源: 用户: 

“中国有记录历史的悠久传统,但在梳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一直有所欠缺。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及时梳理、客观分析尤为重要。”2018年11月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建设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发布了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7~2018)和专项技术报告(2018)。会上,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梁分享了对学会系列学术报告进展和价值提升的思考。

他认为,学术报告的第一个价值是客观分析技术发展的过程。现在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很多,但人们更多谈论的是现在的成就和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多远。“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当初,难点在哪里?是知识结构不对,设备条件不对,研究方法不对,还是工程应用不对?”梁认为,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一开始研究的困难,就容易忽视和轻视后续突破的困难。很多领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这个问题。

清晰判断当前技术发展水平,反映现阶段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是学术报告的第二个价值。梁毅东说,在制定《2015年中国电力电气工程领域学科发展报告》时,他们在梳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清晰而冷静地分析了当时面临的差距。最后,“中国电力电气工程领域出现在报告中。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在注重系统级技术在最终工程中的应用方面处于较高水平,甚至领先国外。但依靠长期积累的设备和关键技术,大部分与国外最高水平仍有差距。

学术报告在进行过程分析和状态判断的同时,还应明确整体技术进步的驱动力和制约因素,合理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这既能促进学科发展,也有助于落实当前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的行动。

梁毅东表示,清理完“五种杂草”后,今后将更多推行代表政绩制。理性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引导研究者进行前期的研究和探索,使大家的研究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同时,“过去我们有国外的发展路径可供参考,但随着越来越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可供参考的东西越来越少。进入无人区后,如何确保未来的领先地位成为巨大的挑战”,而这也是学会学术报告的另一个重要价值。

本次学术建设大会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8年年会上推出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届年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主题为“新时代新能源新动力”。会上还颁发了顾宇星电气工程奖、201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电力科技人物奖等奖项,并授牌2018年度电力科普教育基地。电力科技成果展同期举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