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研究 >

68个井场采样及井场植被恢复调查

2022-05-31 08:51:46 来源: 用户: 

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跨陕、甘、宁、蒙、晋等地,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田生产基地。如何在开发油气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尽可能加大对这一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区域的保护和治理。为此,长庆油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郝明德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f大学。根据长庆油田井场的空间分布和开采年限,在有代表性的调查区域选择了68个井场,对井场的植被恢复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

他们利用现场掩埋的现有钻井泥浆,系统调查了井场植被恢复现状,采集了1120个土壤样品、114个草样品和30个作物样品,包括玉米、黑豆、高粱、马铃薯、苜蓿、荞麦和小米,并测定了作物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氨基酸、淀粉、含油量和其他重金属(铜、铬、镉、铅和汞)。

泥浆池内外作物品质测试结果表明,废弃钻井泥浆钻屑对禾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谷物品质得到了改善。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处于安全状态,未发现有样品超标。

同时,他们在井场发现了41种禾草,以羊草、老芒麦、黄花蒿和草地早熟禾为优势种;污泥池内植物生长情况好于池外,优势种群高度和盖度分别比池外高69.74%和35.37%,表明植被物种多样性正在恢复并长势良好。

在油气钻井过程中,为了达到安全快速钻井的目的,使用各种类型的钻井液添加剂来配制泥浆,并加入无机盐、无机聚合物、有机物、合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性能。有时一次钻井钻井液中加入20多种物质,重达100吨之多!钻井作业完成后,钻井液将近1000吨钻屑、粘土和其他废物带到地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地表水等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郝明德教授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泥岩屑可分为直接利用、有条件利用和不适宜利用三个标准和处理技术体系。通过无害化处理和就地利用,变废为宝,让这些耗资几百万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有机无机养分在农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