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研究 >

乳腺癌高危人群或精神抑郁导致的压力

2022-05-31 09:30:03 来源: 用户: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名3岁女童被确诊为乳腺癌,经治疗后出院。在人们的印象中,乳腺癌往往发生在成年女性身上,很难把一个3岁的小女孩和它联系在一起。消息一出,人们感到奇怪,但同时心中也充满了担忧。乳腺癌发病是否年轻化?前期有什么症状吗?治愈率如何?

“乳腺癌好发于年轻女孩,尤其是这么小的年纪,真的是极其罕见。”12月10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一名18岁的女大学生,以乳头出血为主要症状,较早发现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手术切除后同时做了乳房再造手术。目前已经在读研,恢复的挺好的。

因此,刘强调,她希望社会不要过分强调“3岁儿童患乳腺癌”,因为这种乳腺癌是由基因异位引起的,与乳腺癌的其他高危因素无关。不能说乳腺癌“扩散”到幼儿和儿童年龄组。就中国女性而言,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仍然是45-55岁。

不用担心定期筛查“怕病”群体

“有人认为乳腺癌早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症状或体征提示我们,其实没有。一方面,没有特别的症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等到每个人都发现这些迹象。其实也不早了。绝大多数早期乳腺癌是通过影像学检查筛查出来的。”因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中心主任医师魏艳建议,大家一定要定期体检。

的确,刘也认为,无论乳腺癌被划分为什么类型,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后来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无痛性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头出血、皮肤橘皮样改变等不同症状。

魏艳认为,目前乳腺癌的科普教育大多以传播专业知识为主,而这些知识的应用需要强大的专业背景支撑,所以这种做法有待商榷。针对一些短期的不适症状,有些白领每天都会琢磨,琢磨这种症状会不会是癌症。虽然超声检查和医生诊断都说没问题,但还是不肯相信,成了“恐惧症”,甚至拿着从网上搜来的名词和医生“讨论”。“我们都知道,下雨的时候,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天上有云,但是天上有云就不一定会下雨。是否会下雨,除了云还有一些其他的必要因素。所以,不用担心个别名词。”魏艳说。

魏艳指出,事实上,医生判断自己是否患乳腺癌,并不是基于网上的知识,而是基于各种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如果要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就是每年的常规体检。只有体检才能发现有没有症状。

至于幼儿,刘说,这个群体患乳腺癌的概率极低,所以家长不必太紧张。尤其是7-9岁的女孩,更容易出现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乳腺过早发育。主要症状是乳房胀痛和轻压引起的疼痛,大多是孩子自己说的。乳房变化单纯从外观上看并不明显。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可以去医院做彩超检查。“我们以前遇到过6、7岁的女孩。因为性激素分泌异常,乳腺发育过早,出现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疼痛和轻压的情况。但最后通过彩超检查,排除了乳腺癌。”刘对说:

因精神压抑而导致的群体或压力的高发生率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刘对说,内部

关于家族史,刘解释说,我们发现乳腺癌往往表现为家族聚集性,但家族聚集性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有高危家族史的人不一定遗传。家族性乳腺癌是指一个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患有乳腺癌,占乳腺癌总发病率的20%-25%,而遗传性乳腺癌仅占55%-60%。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它是一种明确的遗传异常,是一种致癌因素,可以遗传给后代,占所有乳腺癌的5%-10%。最著名的是BRCA-1/BRCA-2基因。但这个比例相对较低,所以乳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其他内因和外因。

外因主要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饮酒、肥胖;绝经后口服避孕药或补充雌激素或绝经期间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社会因素包括抑郁、紧张、压力等。

关于乳腺癌的类型,临床上通常将乳腺癌分为两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和非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包括导管癌和粘液癌,预后良好。报道中提到的分泌型乳腺癌属于化生癌,不常见,发病率低,临床研究资料少。因此,对于这种乳腺癌的治疗原则相当于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

发现乳腺癌可以早期治愈,存活率高。

“以前大家谈癌色变。其实相对于肺癌、胃癌等各种癌症,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更丰富,效果更好。”魏艳说,一般肿瘤治愈后的五年生存率是多少,而乳腺癌的十年生存率一般在85%以上。

“现在讲究精准治疗,就是在疗效不降低的情况下,

对病人身体的损害越来越小。”卫燕说,现在对肿瘤,首先要进行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各种检查,以确定实施哪种方法治疗。以前病人往往恨不得今天住院,明天就手术,把肿瘤直接切除掉。现在,我们的绝大多数病人,都先要接受术前的药物治疗,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再做手术,这样可以保证前期把肿瘤控制住,随后再切除病灶,目的是保留女性的乳房,避免患者上肢水肿等。

卫燕表示,对乳腺癌的治疗,早期和晚期的治疗目的是不一样的,早期是有可能治愈的,而晚期国际公认很难治愈,但晚期通过治疗也能长期带瘤生存。

“虽然我是西医,但愿意借用一个中医的名词叫扶正祛邪。因为我不是中医,所以,我其实不知道怎样‘扶正’,但我的临床体会是可以争取‘护正’。就是说,对于已经处于不可治愈阶段的晚期病人,制定好治疗的策略,拿捏好治疗的分寸,尽可能把医疗干预方法给病人造成的损害(尽管是不可避免的)减少到最小。”卫燕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帮助身体内还能起作用的细胞一起对抗肿瘤细胞。癌细胞是身体里最顽强的部分,只要用药把它控制住就好了,如果用药过重,就会把好的细胞一起给杀死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不好了。

对此,刘真真表示,目前通常认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是最为规范的、科学的治疗理念。所谓乳腺癌MDT,是通过乳腺外科、乳腺内科、放疗科、放射科、骨科、介入科、病理科等专家会诊,必要时也会邀请胸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等专家参与讨论,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病期和分子分型等具体病情,设计全面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优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