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内容是什么】在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且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为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中央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根据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和官方通报,现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进行总结,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并加以防范。
一、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政策落实、破坏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这两种不良作风也不断演变出新的表现形式。这些新表现不仅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还严重制约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从实际工作中来看,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实效、搞“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而官僚主义则表现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了“空转式”“懒政式”的不良风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必须对这些新表现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表格)
序号 | 表现类型 | 具体表现 |
1 | 重形式轻实效 | 工作只注重台账、材料、汇报,忽视实际成效,搞“痕迹管理”。 |
2 | 搞“面子工程” | 为应付检查或上级考核,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追求表面光鲜。 |
3 | 脱离群众 | 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实情,决策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 |
4 | 推诿扯皮 | 遇事绕着走,责任不清,部门之间互相推卸,办事效率低下。 |
5 | 不作为、慢作为 | 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敷衍塞责,拖延不办,缺乏担当精神。 |
6 | 文山会海 | 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导致基层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 |
7 | 过度留痕 | 强调“留痕管理”,要求层层签字、拍照、上传资料,增加基层负担。 |
8 | 喜欢“造势” | 为博眼球、争荣誉,热衷于制造舆论热点,忽视实质工作。 |
9 | 拘泥于条条框框 | 机械执行政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 |
10 | 服务意识淡薄 | 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服务态度差,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
三、结语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责任担当上的不足。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问责,才能有效遏制这些不良风气的蔓延。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戒,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