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形的意思】“遁形”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哲学或玄学语境中,意指隐藏身形、隐匿踪迹,也可以引申为逃避现实、避世不出。在不同语境下,“遁形”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字义、常见用法、出处及引申义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含义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隐藏身形,不被察觉;也可引申为避世、逃避现实。 |
拼音 | dùn xíng |
字面解释 | “遁”:逃走、隐藏;“形”:身体、形象。合起来即“隐藏身体”。 |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用法 | 示例 | 含义说明 |
1. 隐身避世 | “他厌倦尘世,选择遁形山林。” | 表示远离世俗,隐居生活。 |
2. 避免暴露 | “他在关键时刻遁形,未被发现。” | 指通过隐蔽手段避免被人看见或识破。 |
3. 文学象征 | “仙人遁形,不可捉摸。” | 常用于形容超凡脱俗、难以追寻的存在。 |
三、出处与典故
出处 | 内容 | 说明 |
《庄子》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而犹有未树也。” | 虽未直接出现“遁形”,但“无为而治”的思想与“遁形”精神相通。 |
《抱朴子》 | “遁形之术,乃道家所传。” | 道家认为“遁形”是一种修炼方法,可使人隐形或避开灾祸。 |
古代小说 | 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作品中,常有神仙使用“遁形”之术。 | 多用于描述神通广大、变化莫测的场景。 |
四、引申义与现代用法
引申义 | 说明 |
逃避现实 | 现代语境中,“遁形”也可指心理上的逃避,如“在压力下遁形于虚拟世界”。 |
自我保护 | 在某些情境下,表示为了安全而隐藏自己。 |
精神层面 | 如“遁入空门”、“遁世修行”,表达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 |
五、总结
“遁形”一词,既可用于描述物理上的隐身行为,也可引申为精神上的逃避或隐逸。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不再强调“隐形”的实际能力,但“遁形”仍常用来形容一种低调、内敛的生活态度或心理状态。
结语:
“遁形”不仅是字面上的“隐藏身形”,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和精神追求的体现。无论是古代的修道者,还是现代人面对压力时的选择,都体现了对自我保护与内心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