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是什么意思】“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时非常熟练、得力,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情况。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人与事物之间的默契和协调。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得心 | 心中明白、理解 |
应手 | 手上能做、操作自如 |
整体意思:指做事时心中有数,手上操作得当,非常熟练、得心应手。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得心应手,情文相生。”
- 用法:多用于形容技艺高超、操作熟练,也可形容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
- 近义词: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 反义词:生疏笨拙、手足无措、力不从心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中 | 他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
学习中 | 她对这门课程早已熟悉,考试时得心应手。 |
生活中 | 老张做饭手艺好,下厨时得心应手。 |
四、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表达熟练、自如状态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它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娴熟操作,是一种高度协调的状态。无论是技术、技能还是心理层面,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成熟与自信。
通过了解“得心应手”的含义、来源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