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神明自得原文】一、
“而神明自得”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道家思想中关于自然与自由的重要表达。这句话体现了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强调人应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在《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大鹏鸟与学鸠的对比,说明真正的自由并非外在的追逐,而是内在的豁达与心灵的宁静。所谓“神明自得”,即指人在达到某种境界后,内心清明、安详,自然而然地获得满足与快乐。
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文人的处世态度,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乃至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而神明自得 |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时,他的精神会自然地感到满足和安宁。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如果水不够深,就无法承载大船。比喻只有具备深厚的基础,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
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 风在下面吹动,大鹏才能借助风力飞上天空。象征借助自然之力,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背靠青天,没有阻碍。形容真正自由的人,能够无拘无束地飞翔。 |
之九万里而南为 | 飞行九万里向南方去。象征超越现实限制,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
三、总结
“而神明自得”不仅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自在的思想核心。它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与幸福。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面对压力与焦虑时,学会放下执念,顺应本心,或许能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