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是什么意思解释】“变本加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严重或更糟糕。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行为、态度、问题等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恶化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变本加厉 |
拼音 | biàn běn jiā l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后复有上书者,言其事已甚,而变本加厉。” |
含义 | 原指比原来更加厉害,现多用于形容坏事或不良现象越来越严重。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表示对某种行为或现象的批评。 |
近义词 | 日益严重、愈演愈烈、变本加厉 |
反义词 | 逐渐好转、有所收敛、趋于缓和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表现 | 他本来工作就不认真,后来更是变本加厉,经常迟到早退。 |
学生行为 | 孩子一开始只是上课讲话,后来变本加厉,甚至在课堂上睡觉。 |
社会现象 | 某些地方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变本加厉,引起了广泛关注。 |
家庭关系 | 父母之间原本有些小摩擦,后来变本加厉,甚至开始冷战。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为中性词:很多人误以为“变本加厉”可以中性使用,但实际上它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
2. 搭配不当:该词通常用于描述负面事物,如错误、问题、行为等,不能用于正面或中性的语境。
3. 与“变本加厉”混淆:注意不要与其他类似成语混淆,如“愈演愈烈”、“日趋严重”等,虽然意思相近,但使用场合略有不同。
四、总结
“变本加厉”是一个表达负面发展趋势的成语,强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恶化。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应根据语境正确使用,避免误用或滥用。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