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饿殍是什么意思

2025-10-11 21:31:52

问题描述:

饿殍是什么意思,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1 21:31:52

饿殍是什么意思】“饿殍”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用来描述因饥饿而死的尸体。这个词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

一、词义总结

词语 饿殍
拼音 è piǎo
释义 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多指灾荒年份中大量死亡的平民
出处 多见于古代诗词、史书、典籍中
用法 常用于描写社会动荡、饥荒严重时的悲惨景象
含义 象征民生疾苦、统治者的无能或天灾人祸的后果

二、详细解释

“饿殍”由“饿”和“殍”两个字组成。“饿”表示饥饿,“殍”则指因饥饿而死的人。合起来,“饿殍”就是“因饥饿而死的人”。

在古代,由于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战争、赋税过重等原因,常常导致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苦,甚至出现大规模的饿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饿殍遍野”便成为形容社会灾难的常用语。

例如,在《孟子》中就有“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人民的苦难。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举例
古代文学 如杜甫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虽未直接使用“饿殍”,但意境相近
历史记载 如《汉书》《资治通鉴》中对灾荒时期百姓死亡情况的记录
现代引用 在现代文章或演讲中,作为警示社会问题的比喻使用

四、延伸思考

“饿殍”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哀悼,更是对社会制度、政府治理的一种反思。它提醒人们关注民生、重视粮食安全,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总结

“饿殍”是古代汉语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词汇,代表着因饥饿而死的惨状,常用于描绘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场景。通过了解这一词汇,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也能从中汲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