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全诗】陈与义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情感深沉。其中《登岳阳楼》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一、诗歌简介
《登岳阳楼》是陈与义在北宋灭亡后南渡途中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洞庭湖壮阔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国运衰微时的悲愤与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全诗原文
> 《登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三、
这首诗分为四联,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1. 首联:回忆昔日听闻洞庭湖之名,如今终于登上岳阳楼,表达一种久愿成真的感慨。
2. 颔联: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展现天地之间的辽阔与变幻。
3. 颈联:转写自身境遇,亲人音讯全无,自己年老多病,唯有孤舟相伴,情绪低落。
4. 尾联:联系战乱频仍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泪洒窗前,情感真挚。
四、诗歌分析表
内容部分 | 原文 | 表达内容 | 情感基调 |
首联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愿望实现的感慨 | 感叹、欣慰 |
颔联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描绘洞庭湖的壮阔与自然变化 | 豪迈、壮阔 |
颈联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自身处境艰难,孤独无助 | 悲凉、哀伤 |
尾联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 | 沉痛、悲愤 |
五、艺术特色
- 意象宏大: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与胸怀。
- 情感真挚:从景到情,由景入情,层层递进,情感深沉。
-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句式工整,节奏分明。
六、结语
《登岳阳楼》不仅是陈与义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它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宋诗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