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埏埴怎么读埏埴的意思

2025-10-29 09:07:15

问题描述:

埏埴怎么读埏埴的意思,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09:07:15

埏埴怎么读埏埴的意思】“埏埴”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发音,也不清楚它的具体含义。本文将对“埏埴”的读音和意思进行详细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读音解析

“埏埴”由两个汉字组成:

- 埏(yán):读作“yán”,第二声。

- 埴(zhí):读作“zhí”,第二声。

因此,“埏埴”的正确读音是 yán zhí。

二、词语释义

“埏埴”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埏埴”,但在一些注解或后世文献中,“埏埴”常被用来形容泥土的性质。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埏埴”指的是陶土或黏土,特指可以用来制作陶器的泥土。它强调的是可塑性和可烧制性,象征着一种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转化过程。

三、词语来源与用法

“埏埴”最早见于《庄子》相关注释中,后来在诗词、文言文中偶尔出现,多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材料或工艺过程。例如: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陶土制作器皿,正是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了器皿的用途。这体现了道家“虚以待物”的思想。

四、总结表格

词语 读音 含义 出处/来源 用法
埏埴 yán zhí 陶土、黏土,可塑性材料 《庄子》相关注解 多用于文言文,表示制作陶器的原材料或象征转化过程

五、结语

“埏埴”虽非日常常用词汇,但在古文阅读和传统文化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类似生僻字,不妨查阅古籍或权威词典,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