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一句常见的成语,源自古代的历史典故,用来比喻在事情成功之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或工具被抛弃、甚至遭到迫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功成身退后反遭清算的悲惨结局。
一、成语含义总结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兔死狗烹 | 比喻事情成功后,原本帮助自己的人被抛弃或杀害 |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多用于形容背叛、忘恩负义的行为 |
鸟尽弓藏 | 比喻事情完成后,用来完成任务的工具或手段被废弃或毁掉 |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常用于描述对功臣的无情处置 |
这两个成语常常连用,形成固定搭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强调的是“功成身退,反遭迫害”的历史现象。
二、出处与典故
1. 兔死狗烹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越王勾践在灭吴后,对功臣文种的猜忌,最终将其杀害。文种曾为越国立下大功,但勾践认为他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以“谋反”之名将其赐死。
2.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的是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因功高震主,被吕后设计诱杀。刘邦曾依赖韩信打天下,但一旦天下安定,便不再信任他,最终将其除掉。
三、使用场景与意义
使用场景 | 意义 |
描述历史事件 | 如秦始皇对功臣的处理,或历代帝王对开国功臣的清洗 |
形容人际关系 | 用于批评那些得势后忘恩负义的人 |
用于文学作品 | 常见于小说、戏剧中,表达对权力斗争的讽刺和反思 |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常被用来形容:
- 企业中员工在项目成功后被裁员;
- 政治人物在掌权后对昔日盟友的打压;
- 商业合作中一方在利益达成后背弃对方。
这类现象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权力结构中的不稳定性。
五、总结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更是对人性、权力与忠诚之间关系的深刻揭示。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也要警惕那些看似可靠的合作关系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警示权力拥有者不要因一时的疑虑而做出伤害功臣的决定,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
含义 | 功成后,帮助者被抛弃或杀害 |
出处 | 《史记》相关篇章 |
用法 | 形容背叛、忘恩负义、权力斗争 |
现代应用 | 企业管理、政治、商业合作等 |
启示 | 警惕权力背后的残酷,珍惜合作与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