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成语龙蟠虎踞意思】“龙蟠虎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或人物才气出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地理和历史的描述,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象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其核心内容。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龙蟠虎踞 |
基本意思 | 形容地势险要、山势雄伟;也比喻人有非凡的才能或地位显赫。 |
字面解释 | “龙蟠”意为龙盘绕,“虎踞”意为虎蹲伏,二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威严而稳固的姿态。 |
比喻意义 | 多用于形容山川形势险要,如南京古称“龙蟠虎踞”,也用于形容人才杰出、气度不凡。 |
二、成语出处与演变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亮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后世多用“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 |
后世使用 | 如《晋书·王导传》:“王公名德,风流冠世,龙蟠虎踞,实为一时之杰。”又如《水浒传》中也有类似用法。 |
三、成语用法与示例
项目 | 内容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口语中使用,常作定语或谓语。 |
示例1 | 南京城地势龙蟠虎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
示例2 | 他虽年轻,却有龙蟠虎踞之才,将来必成大器。 |
示例3 | 这座山峰龙蟠虎踞,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
四、常见搭配与近义词
项目 | 内容 |
常见搭配 | 龙蟠虎踞之地、龙蟠虎踞之势、龙蟠虎踞之才 |
近义词 | 山河险固、地势雄伟、气势恢宏、人才济济 |
反义词 | 平坦无奇、地势低洼、人才平庸 |
五、总结
“龙蟠虎踞”不仅是一个形容地势险要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代对自然与人的深刻理解。它既可用于描写山川壮丽,也可用来赞美人才杰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龙蟠虎踞”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