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猱字简单介绍

2025-10-23 14:03:02

问题描述:

猱字简单介绍,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3 14:03:02

猱字简单介绍】“猱”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属于古代汉语中用于描述动物的字。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诗词或某些特定语境中仍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途。本文将对“猱”字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基本信息。

一、文字简介

“猱”(拼音:náo)是形声字,由“犭”(表示与兽类有关)和“喿”(表声)组成。其本义是指一种灵巧善攀爬的猿类动物,常用来形容动作敏捷、善于攀爬的人或事物。在古代文献中,“猱”多用于比喻人或动物的灵活、机敏。

此外,在一些古籍中,“猱”也被引申为“猿猴”的统称,尤其在描写山林、野性环境时使用较多。

二、字形与结构分析

项目 内容
拼音 náo
部首 犭(犬字旁)
笔画数 16画
结构 左右结构
字形特点 上部为“犭”,下部为“喿”
五笔编码 JYNA(根据86版五笔输入法)

三、常见用法与释义

词语/词组 含义说明
猱子 古代对猿猴的称呼,也指调皮的孩子
猱攀 形容像猿猴一样灵活地攀爬
猱捷 指动作敏捷、灵活
猱兽 泛指猿猴一类的动物

四、文化与文学中的使用

“猱”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观、山林生活或人物形象时,常用来突出某种灵动、敏捷的特质。例如:

- 《山海经》中提到“猱”为山中灵物;

- 在古诗文中,“猱”常与“虎”“豹”等猛兽并列,体现山林生态的多样性。

五、现代使用情况

由于“猱”字较为生僻,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 文言文阅读或研究中;

- 书法创作中作为艺术字使用;

- 特定成语或词汇中,如“猱升”“猱跃”等。

六、总结

“猱”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汉字,虽不常见,但其含义丰富,常用于描绘灵活、敏捷的形象。了解这一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同时也为汉字学习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附:简洁信息表

项目 内容
字形
拼音 náo
部首
笔画 16
本义 灵巧善攀爬的猿类动物
常见用法 描述敏捷、灵活、攀爬的动作
现代使用 较少,多用于古文或艺术表达
文化意义 多用于文学、古籍中,象征灵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