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在《论语》中,“闻斯行诸”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与其弟子子路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灵活应变的教学思想,也反映出他对不同学生性格和能力的深刻理解。
一、原文内容
《论语·先进》节选:
>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子路,尔何不曰,其为政也,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闻斯行诸”部分原文如下:
> “子路问:‘闻斯行诸?’
>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闻斯行诸?’
> 子曰:‘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敢问,何也?’
>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二、翻译与解释
原文 | 翻译 | 解释 |
子路问:“闻斯行诸?” | 子路问:“听到了就马上去做吗?” | 子路询问是否听到一个道理就应该立即行动。 |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立刻去做呢?” | 孔子认为子路性格急躁,容易冲动,所以劝他要先征求长辈意见。 |
冉有问:“闻斯行诸?” | 冉有问:“听到了就马上去做吗?” | 冉有同样提问,但态度较为谨慎。 |
子曰:“闻斯行之。” | 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 | 冉有性格退缩,孔子鼓励他勇敢行动。 |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敢问,何也?” | 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您却说‘听到了就去做’。请问这是为什么?” | 公西华对孔子的不同回答感到疑惑。 |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孔子说:“冉有性格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前进;子路性情刚强,所以我让他退后。” | 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
三、总结
“闻斯行诸”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他根据不同弟子的性格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建议:
- 子路:性格果断、急躁,孔子劝他不要急于行动,应先听取长辈意见。
- 冉有:性格内向、胆小,孔子鼓励他大胆实践,积极行动。
这说明孔子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视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引导。他的教育方法灵活而富有智慧,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和“中庸”的理念。
四、表格总结
人物 | 性格特点 | 孔子态度 | 教育方式 | 目的 |
子路 | 果断、急躁 | 劝其暂缓 | 退之 | 避免冲动行为 |
冉有 | 胆小、退缩 | 鼓励行动 | 进之 | 提升自信与勇气 |
通过“闻斯行诸”这一章,我们不仅看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也体会到古代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