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短怎么读】一、
“蒌蒿满地芦芽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句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河岸上蒌蒿茂盛生长,芦苇的新芽刚刚冒出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蒌蒿满地芦芽短”的读音问题,许多人可能会对其中一些字的发音感到困惑,尤其是“蒌”和“蒿”这两个字。下面将对这几个字的正确读音进行详细说明,并附上表格供参考。
二、字词读音解析
| 字 | 拼音 | 声调 | 释义 |
| 蒌 | lóu | 第二声 | 一种植物,也叫“蒌蒿”,常用于春季菜肴中。 |
| 蒿 | hāo | 第一声 | 一种水生或湿生的草本植物,常见于河边。 |
| 满 | mǎn | 第三声 | 充满、全部。 |
| 地 | dì | 第四声 | 地面、土地。 |
| 芦 | lú | 第二声 | 芦苇,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 |
| 芽 | yá | 第二声 | 植物刚长出的嫩芽。 |
| 短 | duǎn | 第三声 | 不长、较短。 |
三、整句读音
“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拼音为:
ló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四、诗句背景简述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好友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题写的诗作之一,共两首,此为第一首。诗中通过描写早春的自然景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五、结语
了解“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正确读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意境。同时,通过对字词的分析,也能帮助读者在阅读古诗时更加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如需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的朗读与赏析,可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