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原文】一、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中的一则小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战乱时期,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时,遇到一个想要搭船的人。王朗起初同意,但后来觉得负担加重,想要把他赶下去;而华歆则坚持原则,认为既然已经答应帮助别人,就不能半途反悔。最终,华歆的坚持体现了他重诺守信的品德。
这个故事通过对比华歆与王朗的不同态度,传达了“言而有信”、“不轻易背弃承诺”的道德观念,强调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关键点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人物 | 华歆、王朗 |
背景 | 东汉末年战乱,二人乘船避难 |
故事梗概 | 有人求搭船,王朗先允后拒,华歆始终如一 |
主题思想 | 诚信、守诺、责任 |
对比 | 王朗: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华歆:坚守原则,重诺守信 |
启示 | 做人应言行一致,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承诺 |
三、结语:
这则短小精悍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刻的道德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更应坚守内心的良知与承诺,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华歆的做法不仅赢得了后人的敬佩,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信义”精神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