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心花怒放成语出处

2025-07-19 04:46:19

问题描述:

心花怒放成语出处,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04:46:19

心花怒放成语出处】“心花怒放”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高兴、喜悦而内心充满欢欣。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语境中使用广泛,但其背后也有着较为明确的出处和演变过程。下面将对“心花怒放”的成语出处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心花怒放
拼音 xīn huā nù fàng
释义 形容非常高兴、心情极度愉快,内心像花儿一样盛开。
近义词 兴高采烈、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反义词 悲痛欲绝、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二、成语出处

“心花怒放”这一成语最早见于清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如下:

出处 《儿女英雄传》
作者 玉蜻蜓(真实姓名不详)
内容节选 “那安公子听罢,心中喜得心花怒放,几乎跳起来。”
背景 该书为清代小说,描写了一位年轻才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后的心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心花怒放”并非古代经典文献中的原生成语,而是清代白话小说中逐渐形成的表达方式。它结合了“心”与“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喜悦情绪。

三、成语演变与用法

时间阶段 使用情况
清代 初次出现于小说中,用于描述人物因喜事而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
民国时期 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逐渐成为常用成语。
现代 广泛应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多用于表达高兴、兴奋的情绪。

四、总结

“心花怒放”作为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源于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虽非古籍中的传统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接受并使用。它的出现反映了语言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演变的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交流,这个成语都能准确传达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喜悦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心花怒放”不仅是语言艺术的体现,也承载了文化发展的痕迹。了解其出处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成语的魅力与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