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专行是什么意思】“独断专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决定时不顾他人意见,只凭个人意志行事。这个词语通常带有贬义,表示缺乏民主、合作和沟通精神。
一、
“独断专行”指的是一个人在决策过程中不听取他人意见,独自做出决定,并且坚持自己的做法,不接受他人的建议或反对意见。这种行为在团队合作、组织管理中往往被视为负面现象,容易导致矛盾、效率低下甚至失败。
该词强调的是“独断”与“专行”的结合,即单独决断和自行其是。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果断的决策可能带来积极效果,但若缺乏合理依据或忽视集体智慧,则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独断专行 |
拼音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基本释义 | 不顾他人意见,独自做决定并坚持执行 |
感情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领导、管理者或团队成员缺乏协作精神的行为 |
近义词 | 一意孤行、专横跋扈、独裁作风 |
反义词 | 集体决策、民主协商、群策群力 |
出处 |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人君之患,在于好自用,而不能纳谏,故曰:‘独断专行,非智也。’” |
常见用法 | “他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别人的意见。” |
三、实际应用举例
- 在公司管理中,如果老板总是自己做决定,不听取员工意见,就容易被评价为“独断专行”。
- 在家庭中,父母若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生活,也可能被认为是“独断专行”。
四、结语
“独断专行”虽然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但在实际生活中应谨慎使用。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兼顾理性判断与团队协作,避免因过于自我而影响整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