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的资料】陆龟蒙(约公元830年—约881年),字鲁望,号天随子,晚唐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农学家。他出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一生仕途不顺,长期隐居于太湖之滨,以诗文自娱,后人称其为“江湖散人”。陆龟蒙在文学、农学、书法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尤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成就突出,与皮日休并称“皮陆”,是晚唐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陆龟蒙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陆龟蒙 |
字 | 鲁望 |
号 | 天随子 |
出生年份 | 约公元830年 |
逝世年份 | 约公元881年 |
籍贯 | 吴郡(今江苏苏州) |
朝代 | 晚唐 |
职业 | 文学家、诗人、农学家 |
代表作品 | 《笠泽丛书》、《甫里集》、《野庙碑》、《奉酬袭美先辈吴中搜春见寄》等 |
主要成就 | 诗歌创作、农学研究、散文写作 |
后世评价 | “江湖散人”、“皮陆”之一 |
陆龟蒙的主要贡献
1. 文学成就
陆龟蒙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意味。他的散文也颇具特色,语言质朴,思想深刻,如《野庙碑》一文讽刺官场腐败,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 农学研究
陆龟蒙不仅是一位文人,还对农业有深入研究。他著有《耒耜经》,详细记载了唐代农具的形制与使用方法,是中国古代农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3. 书法艺术
陆龟蒙擅长书法,尤以行草见长,虽不如王羲之、颜真卿那样闻名,但在当时也有一定影响。
4. 隐逸文化
陆龟蒙一生不愿入仕,常以隐士自居,这种生活方式和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隐逸文化”的典型代表。
结语
陆龟蒙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不仅是诗人、散文家,更是一位关注民生、热爱自然的学者。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