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研究 >

核磁共振仪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

2024-08-12 15:46:1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我是小生,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hello,今天小霖来为大家讲解下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核磁共振的理论基础是人体在强外磁场中的氢核(即1H),在特定的射频(RF)脉冲作用下其弛豫时间不同。

1、在强外磁场中,1H产生了1H纵向磁矢量和1H进动:1H在绕自身轴旋转的同时也围绕外磁场方向做锥形运动,称为进动,进动的频率与外磁场强呈正比。

2、发出特殊的RF脉冲会产生磁共振现象:向人体发射特定频率的RF脉冲,1H吸收能量后发生磁共振现象。

3、在脉冲结束后,1H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产生信号:停止发射RF脉冲后,1H很快就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这个过程叫做弛豫,需要的时间叫做弛豫时间。纵磁矢量恢复的时间为纵向弛豫时间,亦称T1弛豫时间;横向磁矢量的衰减和消失时间为横向弛豫时间,亦称T2弛豫时间。

4、收集、处理MR信号并重建成MRI图像:对反映人体组织结构T1和T2值的MR信号进行一系列复杂处理,经过采集、编码、计算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即可重建成MRI的灰阶图像。

MRI图像黑白灰度对比反映了组织间弛豫时间的差异。

本文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