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论原文及翻译】《乐毅论》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为赞颂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的功绩与品德。文章语言简练、文采斐然,体现了王羲之书法与文学结合的独特风格。本文将对《乐毅论》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逐句翻译,便于读者理解。
一、总结
《乐毅论》是王羲之书写的一篇历史人物赞文,主要讲述了乐毅在燕昭王时期辅佐燕国,成功攻破齐国七十余城的壮举。文章不仅赞扬了乐毅的军事才能,还强调了他的忠诚与智慧。通过此篇文章,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战争史,还能感受到书法艺术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夫,智者之书,不徒言也;贤者之行,必有其道。 | 智者的著作,不只是空谈;贤人的行为,必定有其道理。 |
乐毅者,燕昭王之良将也,能以弱燕,而破强齐,七十余城,皆归于燕。 | 乐毅是燕昭王的良将,能够以弱小的燕国,打败强大的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归于燕国。 |
其志也远,其才也高,其德也厚,其谋也深。 | 他的志向远大,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谋略深远。 |
燕昭王卒,惠王立,听谗言,疑乐毅,使骑劫代之。 | 燕昭王去世后,惠王即位,听信谗言,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 |
悔而不能复用,遂奔赵。 | 后来后悔,但已无法再任用他,于是投奔赵国。 |
赵封之为望诸君,居于赵地,终老焉。 | 赵国封他为“望诸君”,居住在赵国,直到去世。 |
古之善战者,非以兵胜,以心胜也。 | 古代善于作战的人,不是靠武力取胜,而是靠心计取胜。 |
乐毅之志,虽未竟其功,而其义可嘉,其节可敬。 | 乐毅的志向,虽然未能完成全部功业,但他的义气值得称赞,他的节操令人敬仰。 |
三、结语
《乐毅论》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价值的文章。它通过讲述乐毅的生平事迹,传达了忠诚、智慧与远见的重要性。对于研究古代历史、书法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篇文章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