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成语夺路而逃的解释

2025-10-07 13:21:54

问题描述:

成语夺路而逃的解释,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13:21:54

成语夺路而逃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它们不仅富有文化底蕴,还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意思。“夺路而逃”就是这样一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惊吓、恐惧或遭遇危险时,迅速逃离现场的情景。下面将对这个成语进行详细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与用法。

一、成语释义

成语:夺路而逃

拼音: duó lù ér táo

字面意思: 抢着从路上逃跑。

引申意义: 形容人在受到威胁、恐惧或意外情况时,慌乱中迅速逃离现场的行为。

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因害怕、紧张或突发事件而仓促逃跑的状态,带有一定的夸张和形象化色彩。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

“夺路而逃”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常见于小说、影视作品或日常口语中。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

- 表达某人因恐惧而慌忙逃跑

- 用于描写紧张、混乱的场面

例句:

- 那个小偷看到警察来了,吓得夺路而逃。

- 暴雨来袭时,村民们纷纷夺路而逃,寻找安全地带。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成语/词语
近义词 仓皇逃窜、落荒而逃、四散奔逃
反义词 勇往直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四、成语结构分析

词语 含义 作用
抢着、急忙 强调动作的急迫性
路径、道路 表示逃跑的方向
连接词 连接“夺路”和“逃”
逃跑 表示动作本身

整体结构为“动词+名词+连词+动词”,符合汉语中常见的动宾结构加连接词的表达方式。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 多用于人或动物的逃跑行为,不适用于无生命物体。

2. 语气强度: 带有较强的紧张感和情绪色彩,适合描写紧急情况。

3. 搭配使用: 常与“吓得”“慌了”等表示情绪的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六、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夺路而逃
拼音 duó lù ér táo
字面意思 抢着从路上逃跑
引申意义 形容人在恐惧或危险中迅速逃离
出处 现代汉语,非古籍典故
使用场景 描述人或动物因恐惧、危险而仓促逃跑
近义词 仓皇逃窜、落荒而逃、四散奔逃
反义词 勇往直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连词+动词(夺+路+而+逃)
使用注意 适用于人或动物;带有紧张情绪;常与“吓得”等情绪词搭配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夺路而逃”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相关知识。在实际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合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让内容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