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二百万判多少】挪用公款是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和刑法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达两百万人民币,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进行了具体界定。
二、挪用公款二百万的量刑标准
| 情节 | 法律规定 | 判决参考 |
| 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 | 数额较大(30万元以上)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 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 | 数额较大(50万元以上)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 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 | 数额较大(100万元以上)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 挪用公款200万元 | 属于“数额巨大”范畴 | 一般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 注:实际判决还会考虑是否主动退赃、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是否造成重大损失等因素。
三、案例参考
在司法实践中,曾有类似案例:
- 某国企高管挪用公款200万元用于炒股,被法院认定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 某事业单位人员挪用公款20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因未及时归还且造成严重后果,被判有期徒刑八年。
这些案例表明,挪用公款金额达到200万元,属于较重的刑事犯罪,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总结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二百万人民币,根据其用途和情节,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并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具体判决还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如是否归还、是否造成损失、是否有悔罪表现等综合判断。
提示: 挪用公款不仅违法,而且对单位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害,任何人在工作中都应严守财务纪律,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