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什么意思】“糟糠之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艰难困苦中共同生活、同甘共苦的妻子。这个词语源于古代的饮食文化,其中“糟”和“糠”都是粗劣的食物,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因此,“糟糠之妻”不仅表达了对妻子在困难时期支持与陪伴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糟糠之妻 |
拼音 | zāo kāng zhī qī |
含义 | 在艰难困苦中共同生活的妻子,象征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相互扶持 |
出处 | 《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或回忆与妻子共度难关的经历,表达对妻子的感激和尊重 |
近义词 | 风雨同舟、患难夫妻 |
反义词 | 姻缘破裂、另寻新欢 |
二、成语解析
“糟”是指酒渣,“糠”是谷物的外壳,两者都是古代穷人常吃的食物。在古代,家境贫寒时,夫妻二人常常只能吃这些粗茶淡饭,因此“糟糠之妻”便成为形容在贫困中不离不弃的妻子的代称。
这一成语常用来表达对妻子在自己落魄时仍不离不弃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婚姻中的忠诚与责任。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但“糟糠之妻”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珍惜伴侣,不忘初衷。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作品中:如小说、诗歌中常用“糟糠之妻”来刻画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
2. 日常对话中: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敬重,尤其是在回顾过去艰苦岁月时。
3. 演讲或文章中:作为情感表达的一部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注意事项
- “糟糠之妻”多用于男性对女性的称呼,表达的是对妻子的尊重和感激。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当场合使用,以免引起误解。
- 虽然传统上多用于男性视角,但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理解为夫妻双方互相扶持的精神。
五、总结
“糟糠之妻”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婚姻忠贞、共度难关的期望,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珍惜身边的人,不忘初心,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