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百态 >

桑树遗传学重构大洋洲人类迁徙

2022-06-10 13:06:59 来源: 用户: 

史前人类在整个大洋洲岛屿的迁徙和互动路线,可以通过构树(原产于亚洲的一种树木,用于造纸,史前时期引入太平洋制作树皮)的基因差异追溯。智利大学的Daniela Seelenfreund和智利人道主义克里斯蒂亚诺大学的Andrea Seelenfreund在6月19日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一号》上的一篇新文章中报告了基于这种植物的基因分析的史前人类活动。

偏远和无人居住的太平洋岛屿的殖民化吸引了今天的早期欧洲探险家、当代科学家和太平洋岛屿社区成员。在过去的3000年里,研究这种迁徙的一种方法是追踪人类携带的植物和动物。一种这样的植物是构树。它起源于亚洲,在大洋洲殖民航行时由人类运送,从新几内亚到斐济,以及东方的偏远岛屿,如夏威夷和拉帕努伊岛(复活节岛)。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各种遗传工具分析了313个现代植物样本和67个植物标本室保存的标本。

这一分析表明,虽然在3000年前才引入该地区,但在大洋洲的桑树种群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结构。研究人员还发现,目前的植物种群比19世纪和20世纪初收集的植物标本样本具有更少的遗传多样性。观察到的遗传结构揭示了植物从西向东扩散的总体趋势,这与考古学、语言学和其他遗传学数据相一致,表明该地区是在这个方向上被殖民和定居的。他们还发现了三个分散和互动的中心:一个在汤加和斐济之间,另一个在萨摩亚、瓦利斯和新喀里多尼亚之间,最后是一个分散和互动的中心,包括波利尼西亚三角洲东部的所有岛屿和群岛,即塔希提岛、夏威夷、马克萨斯、澳大利亚群岛和拉帕努伊。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可以推断分散模式,这反映了过去生活在不同岛屿群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中检测到的现代与标本桑树标本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迄今为止大洋洲最全面的史前人类活动图景。在构树的当代和植物标本样本中检测到的遗传联系,反映了遥远的大洋洲许多岛屿间的史前人类活动,迄今为止,提供了比其他模式物种更全面的图像。

A.Seelenfreund补充道:“这是首次对海洋大洋洲共生物种显示遗传结构的研究。我们的数据是基于对大洋洲和植物标本馆现存桑树样本的综合分析,是综合取样的结果。大洋洲群岛,与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亚洲的样本比较。我们的数据发现了连接西部偏远大洋洲和东部偏远大洋洲的三个中心分布枢纽的复杂结构,尽管它们自植被繁殖和引入以来的时间跨度很短。这个地区是史前的南岛殖民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