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百态 >

西伯利亚林纳三角洲的冻土消解

2022-07-20 12:43:31 来源: 用户: 

北半球近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以永久冻土为特征。但是气候变化正在逐渐改变这些永久冻土区:永久冻土开始融化。现在,一项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显然会产生甲烷这种温室气体,它对气候的破坏性比以前认为的更大。因此,必须对这一现象的现有模式进行重大纠正。

甲烷是一种强有力的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强30倍。气体不仅通过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它也从许多自然资源中释放出来。例如,它从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中升起,或者通过融化永久冻土释放出来。这些永久冻土在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除冰——为产生温室气体的微生物打开了大门。因为没有冰,这些微生物又活跃起来,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除了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还会产生甲烷。但是有多少呢?到目前为止,人们认为永久冻土中形成的温室气体相对较少。汉堡大学Christian Knoblauch身边的科学家现在发现这是不正确的。相反,永久冻土似乎才是真正的甲烷排放者。

低估了。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西伯利亚北极实验室的永久冻土样本解冻到4摄氏度,并观察地面7年。结果:与预期相反,永久冻土产生了大量的甲烷——尤其是在完全去除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解冻过程时。研究小组报告说,如果没有氧气,土壤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一样多。因此,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板甚至会产生双倍的破坏性。气候似乎干燥且富含氧气,其中甲烷的比例高于二氧化碳。“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融化永久冻土中的甲烷形成微生物对温室气体收支具有决定性影响”,大蒜的同事Susanne Liebner总结道。在以前的气候模型中,这一作用被大大低估了。但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微冻微生物再次完全活跃并形成稳定的培养物需要时间——在测试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在很多实验中,根本没有观察到足够长的时间,所以产甲烷微生物的影响被忽略了。为了纠正这一错误,科学家们将他们的发现纳入了永久冻土中温室气体形成的旧模型。他们的首次预测显示,到2100年,北欧、北亚和北美的永久冻土可以产生多达1亿吨甲烷和370亿吨二氧化碳。预测中包含了不确定性:当时土壤的实际解冻深度是多少,是干的还是湿的?无论如何,新数据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永久冻土融化对未来气候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