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百态 >

二甲双胍被誉为神药 却依然神秘

2022-08-16 21:02:41 来源: 用户: 

大量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可以降血糖、防癌,甚至抗衰老、抗雾霾。不幸的是,这些效应背后的分子机制仍然未知。

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斯蒂芬W。Michnick教授的团队通过他们开发的一项新技术,让我们在分子水平上一窥二甲双胍对生命体的神奇作用。

基于这项技术,他们发现二甲双胍可以影响至少745种蛋白质的活性,这些蛋白质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四类:代谢、信号传递和转运。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二甲双胍具有降血糖、防癌、延缓衰老作用的原因。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细胞》上。

从1656年,英国植物学家、医生库尔佩珀(Culpeper)首次报道山羊豆可以降低血糖[2];到1922年,爱尔兰化学家首次合成二甲双胍;2011年,二甲双胍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

二甲双胍已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但是二甲双胍进入人体后,结合的靶点是什么还不清楚。有研究说可能是单一目标,也有研究说应该是多目标。

如果不知道药物的作用靶点,就无法深入了解疾病,也很难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其实目前很多药物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米奇尼克教授的团队认为目前的技术手段效果不佳。因此,基于蛋白质片段互补分析(PCA)技术,他们发展了同源动力学蛋白质片段互补分析(hdPCA)技术。

这个技术从名字上看挺复杂的,其实也很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中,有些蛋白质是独特。把它切成两段,没有任何作用。这两段蛋白质一旦相遇,就会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蛋白质,相应的功能就会恢复正常。这叫做蛋白质片段互补。

例如,细胞存活和增殖所必需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催化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并为嘌呤和胸苷的合成提供前体。

如果奇点蛋糕想研究两个蛋白质(X和Y)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我可以在缺失DHFR的细菌中将DHFR的前半部分连接到X,DHFR的后半部分连接到Y蛋白质,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二氢叶酸。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如果这种细菌存活下来,就意味着X蛋白和Y蛋白钩在了一起,DHFR的功能恢复了;如果所有的细菌都死了,说明X蛋白和Y蛋白没有结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