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百态 >

在马达加斯加郊区首次发现冬眠的灵长类动物

2022-09-06 20:23:53 来源: 用户: 

冬眠是一种节能状态,在此期间体温和新陈代谢急剧下降。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超过24小时,则称为休眠状态。较短的时期称为日常麻木。许多哺乳动物冬眠。但冬眠是灵长类动物中罕见的能力,因为之前只在三种狐猴身上发现过。狐猴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在旱季休眠,主要是为了节约用水。

东南亚侏儒缓慢而慵懒地定期冬眠。

现在,来自维也纳Vetmeduni野生动物生态研究所的一个团队,与越南濒危灵长类动物救助中心的同事合作,发现了另一种冬眠的灵长类动物:Nycticebus pygmaeus。它们属于所谓的湿鼻灵长类。它们大约20厘米大,400克重。它们生活在东南亚,是夜间活动的树栖动物。

研究人员调查了越南灵长类动物保护区五只矮猫在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温度。事实证明,在12月和2月之间,两性都会反复出现63小时的冬眠期。根据第一作者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的说法,潜在的原因很可能是一种内生的年度时钟,这将导致食物丰富度下降的一年中的冬眠。然而,降低的环境温度会触发休眠。“在我们研究动物的越南,有明显的季节。气温可降至5摄氏度。这是动物进入冬眠的概率最高的时候,”Ruf解释道。

根据Ruf的说法,懒猴是一种自由生活的侏儒,它适应了冬天,减少了食物供应。在寒冷的季节,食物匮乏。那么冬眠有助于保存能量。“有传闻说,侏儒猫鼬已经几天不活动了。偶尔遇到感觉很酷的动物。然而,我们现在发现蜥蜴实际上是冬眠的,”第一作者托马斯拉夫解释道。

作为冬眠灵长类动物的越冬策略

过去,科学家认为马达加斯加的环境条件可能对灵长类动物冬眠的发生至关重要。“我们在马达加斯加岛外冬眠的灵长类动物物种的新发现为冬眠的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uff强调说。“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其他灵长类动物中,冬眠作为一种过冬策略可能已经失传了。然而,也许冬眠也被其他灵长类动物所使用,这些物种还没有被研究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