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百态 >

雌性果蝇用性信息素覆盖卵 防止同类相食

2022-09-16 21:56:51 来源: 用户: 

然而,不主动监控自己卵的物种通常通过将它们放在公共群体中或用毒素强化它们来保护它们珍贵的卵免受捕食者的伤害。然而,保护这些蛋不被自己的物种吞噬是完全不同的游戏;问题是,任何反食人策略都必须是有效的威慑,同时对食人者无毒。在1月10日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上的一项新研究中,Sunitha Narasimha、Roshan Vijendravarma和他们的同事报告了果蝇如何一起产卵,使用化学欺骗来保护它们的卵免受啃食。它们自己的幼虫。

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生态和进化系的Roshan Vijendravarma博士(目前在法国巴黎居里研究所)和他的国际合作者团队采用多学科方法分离化学、感觉、遗传和机械基础。利用果蝇模型系统作弊。

虽然观察到的果蝇幼虫具有捕食性,但研究小组即使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很少攻击附近的卵。在测试各种似是而非的防御机制时,研究人员发现,蛋壳中极薄的蜡层可以作为抵御同类相食的保护屏障。

利用高分辨率质谱鉴定涉及的特定分子,研究小组发现蜡层是由一堆来自父母的性信息素组成,然后对一种叫做7,11-二十二碳二烯(7,11-HD)的雌性化学物质起保护作用;这种信息素通常用于刺激成年果蝇的交配,由母亲添加到卵的蜡层中。

众所周知,成虫在交配过程中需要一种叫做ppk23的基因来检测7,11-HD信息素,因此作者研究了ppk23基因是否在幼虫中起类似的作用。他们发现,这个基因确实在幼虫的“不同发育生命阶段”参与了这种信息素的检测,但它调控的行为结果完全不同。

最后,这种无毒的信息素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7,11-HD的包被可以掩盖幼虫的基本物质——甚至是酵母的特性,而酵母通常无法抵抗苍蝇幼虫。在卵中,这些混合在蜡层中的母体碳氢化合物使卵防漏以防止干燥,通过这样做,它们还被用作掩盖卵和食人幼虫身份的面具。

欺骗作为一种对抗捕食的防御策略,在不同物种中独立发展。然而,部分由于我们对视觉感知的偏见,对欺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视觉的策略上,而不是那些欺骗其他感官的策略。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欺骗可能在整个生命之树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当捕食者依赖化学线索进食时。此外,由于对动物欺骗的研究很少使用强大的模型系统,这项研究表明,如果是苍蝇,有可能为欺骗的感觉、神经、遗传和机制的基础研究开辟一条道路。深入了解这些策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保护、流行病学和害虫管理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