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回顾与总结,表达了他从少年时期便立志学习、追求道德修养和学问的精神。这句话不仅是孔子个人成长经历的写照,也体现了儒家对“学”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字面来看,“十有五”即十五岁,是孔子开始明确立志于学问的年龄。这标志着他从少年走向青年的转折点,也是他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孔子强调“志于学”,说明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塑造和理想的追求。
这一句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提醒我们,学习应当从早年开始,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
二、核心内容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为政》 |
原文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字面意思 | 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习。 |
作者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
时代背景 |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思想活跃。 |
核心观点 | 学习应从小立志,坚持终身;学习不仅是知识获取,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从小树立理想,重视教育与自我修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延伸理解 | “志于学”不仅指读书求知,更包含对道德、礼仪、仁爱等价值的追求。 |
三、结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一生奋斗的起点,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是从内心出发,是对人生方向的明确与坚持。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