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作者介绍】《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这首长篇叙事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融合历史与文学想象,表达了对爱情、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语言,将这段悲剧爱情演绎得感人至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幼聪慧,才华横溢。他的诗歌风格平实易懂,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现实,被誉为“诗王”。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文,内容涵盖政治、民生、爱情、自然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长恨歌》创作背景
《长恨歌》写于公元806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他在游览华清池时,被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所打动,结合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创作了这首长诗。全诗共120句,840字,分为三部分:开端描写李杨爱情的甜蜜;中间叙述安史之乱后的悲剧;结尾则表达对永恒爱情的哀叹。
白居易与《长恨歌》的关系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白居易 |
| 创作时间 | 公元806年 |
| 体裁 | 长篇叙事诗 |
| 主题 | 爱情悲剧、历史反思 |
| 风格 | 感伤、细腻、富有想象力 |
| 影响 |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广为传诵 |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不仅是《长恨歌》的作者,也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应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他的作品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同时也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评价。
总结
《长恨歌》不仅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更是一部融合历史、情感与哲理的作品。白居易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将一段历史往事演绎成千古绝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至今,《长恨歌》仍是研究唐代文化与文学的重要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