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危字是什么意思】在汉语中,许多成语或词语中的字词含义并不总是字面意思,而是经过历史演变和文化积淀后形成的特定意义。其中,“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端正地坐着,态度严肃、庄重。但其中的“危”字却常常让人产生疑惑: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
“正襟危坐”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意是整理衣襟,端正坐姿,表示对礼仪的重视。这里的“危”并非指“危险”或“危险”,而是有“端正、恭敬”的含义。古代“危”常与“正”连用,表示一种庄重、严肃的状态。
因此,“危”在“正襟危坐”中应理解为“端正、恭敬”的意思,而不是“危险”。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正襟危坐 |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 字面意思 | 整理衣襟,端正坐姿 |
| “危”字含义 | 原意为“端正、恭敬”,非“危险” |
| 成语本义 | 形容人态度严肃、举止庄重 |
| 现代常用义 | 表示认真、严肃地坐着 |
| 常见误读 | 认为“危”是“危险” |
三、延伸说明
在古汉语中,“危”确实有“危险”之意,如“危急”、“危难”。但在某些固定搭配中,如“危坐”、“危言”等,其含义则偏向于“端正、庄严”。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属于“古今异义”或“语境义”。
因此,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结合出处和上下文进行综合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襟危坐”的“危”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危险”,而是带有敬意和庄重意味的“端正”。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